思溪延村景区是徽商文化在婺源的一个缩影,村中古建多以商宅为主,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村中清代商家住宅“三雕”(砖雕、石 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严田古樟园是一处集中展示农耕文明和田园风光的景区,远望田园村舍,山环水绕,老树古藤,凸显出浓厚的乡村气息。
-
中文名
-
思溪延村景区
-
地理位置
-
位于江西婺源
-
建筑风格
-
徽派民居
-
历 史
-
建村于北宋末年
-
三 雕
-
砖雕、石 雕、木雕
景色特点
思溪延村景区是徽商文化在婺源的一个缩影,村中古建多以商宅为主,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村中清代商家住宅“三雕”(砖雕、石 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严田古樟园是一处集中展示农耕文明和田园风光的景区,远望田园村舍,山环水绕,老树古藤,凸显出浓厚的乡村气息。
历史
深山进士村理坑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
建筑特色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已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
聪听堂是延村著名的书香门第,为徽商金嘉藻的祖先于乾隆年所建,至今仍显得古色古香。金嘉藻育有十子,所以有“金氏十家”的称谓。“金氏十家”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个个是读书郎,亦儒亦官亦商,交往的多有儒学大家。至今,屋中仍保存清乾隆年“桐城派”首领,著名儒学大师姚鼎的墨迹匾额。两进三开间,入口有前院,前院右边是院门,左边是柴门。正中是“聪听堂”的大门,水磨清砖门面,门罩翘角飞檐,门头上的砖雕讲究。
明训堂,这座三连幢的古宅,可以说是延村的“乔家大院”。其主人金永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延村徽商。在广州,金永俅有个同乡好友,那就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祖父詹世鸾。金永俅同他一道,通过广州“十三行”,直接和外国人做起了生意,使得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每天早晨捧起的不再是咖啡,而是一杯香喷喷的婺源绿茶。
余庆堂古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房屋老主人金文谏是个大茶商,在封建社会,商人富而不贵,“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所以其住宅不能建得像官邸王府那样宏大和豪华。而且朝庭还规定,商家大门不能朝正南开。余庆堂的整个门面,是个“商”字。门罩门楼组成“商”字的上部,青石门枋,是个“口”字,门枋外砌筑青砖,形成“门”字。
思溪延村:田园风光与徽州古建的完美融合、徽州儒商第一村、戴望舒“雨巷”丁香姑娘原型地。
村落以百年明清古建筑为主,村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花田,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